加快推进智能审计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心得
国际学院 韩旭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总结了十九大以来五年的工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年来的伟大变革,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我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报告中提到,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包括: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等等。
审计面临的现实挑战
推进高质量发展,对审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即审计需要通过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来支撑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目前诸多行业的被审计对象呈现出信息化程度高、数据量大的特点,审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是大数据处理能力不足。数据审计平台一般基于传统数据仓库搭建,运算和扩展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海量客户行为数据的分析需求。二是执行自动化水平不高。针对日常审计项目中许多重复性的审计程序执行,由于缺乏自动化检查工具,仍然需要依赖人工抽样方式进行检查,不仅效率较低,同时也影响审计覆盖范围。三是智能化应用缺乏。在传统数据审计项目中,主要依赖审计人员设定规则对数据进行筛选,识别异常及高风险样本,审计效果与审计人员经验水平密切相关,现有数据审计方法难以为审计人员提供风险预测、模型扩展等智能化决策建议。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通过综合运用并整合大数据分析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现有数据审计基础之上,探索打造全新的智能审计生态体系。
人工智能给审计带来的变革与影响
人工智能将不同单位的审计信息构建成信息网络,使审计人员更方便、高效地处理工作,传统的审计方法得以极大地改善,审计工作的效率也得到了很高的提升。另外,面对日益复杂的审计环境和海量数据,立足于局部信息的传统审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大力推进数字化审计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数字化审计是在全面、广泛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智能自动筛选并调取被审计单位相应的信息,这就大大减少了审计师关于筛选数据的工作量,并且全面过滤出有效的信息,实现审计信息高效、全面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审计的影响巨大,智能化审计已经成为审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的会计机器人在解放会计师“双手”的同时,也在加强他们的“大脑”。这就要求提高审计的智能化程度,审计人员也不能再仅仅做那些简单、重复的基础工作,而是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加强信息处理的能力。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审计人员需要时刻保持敏锐的意识,在挑战中不断进步,抓住机会,不断发展。作为在南京审计大学国际学院从事审计教学研究的教师,也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智能化审计意识和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智能审计技术,以便未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